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院赴延安开展“延河星火,青春励行”青年骨干赋能计划

浏览量:时间:2025-04-2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4月18日至20日,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组织学生党支部和第五期青马班学生骨干赴延安开展“延河星火,青春励行”青年骨干赋能计划。此次延安之行是青年骨干们探寻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重要行动。他们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带着追寻红色记忆的坚定决心,走进这片承载着中国革命深厚底蕴的圣地。


红色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

4月19日上午,青年骨干实践团前往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触摸历史脉搏,感悟信仰力量。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的驻地,期间召开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领导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等,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此撰写《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中国革命胜利基础。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依次参观了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中央大礼堂、中共中央办公厅、延安文艺座谈会等旧址。中央大礼堂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标语与斑驳的木椅无声诉说着1945年中共七大的历史荣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学员们齐声合唱《东方红》,诉说着对革命先辈的感恩与敬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


1F5A4

3AEE5

327C8

25CFC


枣园革命旧址

4月19日上午,实践团前往枣园革命旧址,在追寻革命先辈足迹中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前行信念。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枣园革命旧址——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伟大精神的土地,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1943年至1947年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居住和办公,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踏入枣园,青葱的枣林与古朴的窑洞相映成趣,宁静而庄严。从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到军委作战室,从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到五位书记的铜像雕塑,青年骨干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缓缓走过先辈们曾经生活的每一处角落,在参观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旧居时,学员们驻足凝视,仔细端详一件件陈列的文物,感受着先辈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53ABF

1ECED


宝塔山

4月19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宝塔山参观学习,在追寻红色记忆中汲取奋进力量。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它不仅是著名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重要象征。延安宝塔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


学员们围绕宝塔仔细端详,聆听讲解员讲述那些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


5800A


红色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

4月20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馆以《延安革命史》为核心展览,通过千余件文物、照片及文献,全景式展现了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奋斗史诗。


学员们沉浸式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延安精神。


27D63

28DC8

1ED7A

2F015


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

4月20日下午,实践团一行走进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纪念馆通过《西北革命根据地暨西北局历史陈列》等主题展览,系统呈现了西北局在抗战时期领导创建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全国战场的卓著功勋。


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珍贵文物、历史照片与复原场景,深入了解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中的历史贡献,深刻体会“面向群众凝聚民心,坚守使命担当重任,开拓创新突破困局”的革命实践,感受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的革命智慧。


27DA0

E6D8

20A75

2DE8A


开展现场教学 传承红色基因


现场教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4月20日上午,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第一展厅,学院青马班班长娄中友开展题为“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的现场教学活动。


“为什么说延安精神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因为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智慧,蕴含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娄中友结合纪念馆中的珍贵文物和历史场景,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四个维度解读延安精神,强调延安精神是青年学子成长的精神坐标,希望青年骨干以红色基因铸魂,在“国际化+大交通”的实践中勇担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263C6


现场教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学院团委书记郝裕、团委副书记庞媛开展题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主题教育活动。在革命旧址的厚重历史氛围中,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观、互动研讨,深刻领悟党的纪律建设精神内核,筑牢思想防线。


主题教育以延安革命历史为脉络,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展开。郝裕强调,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行动上严守底线,让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庞媛强调,青年骨干实践团成员要以本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让“严真细实快”的作风成为青春奋斗的底色,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新时代贡献青年力量。


2E62B

2D862


追寻红色踪迹 感悟延安精神


团学工作中心副主任 周骏杰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参观过程中,我深感这片圣地所蕴含的浓厚历史底蕴和伟大情感。馆内展览生动地呈现了延安时期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尤其是在"临时中央政府旧址"一展,我感受到那段漫长岁月里,党和军队领导人百折不挠的信仰和不畏艰险的英勇决心。我们作为团学骨干,应将延安精神转化为服务同学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牢记嘱托、不负期望,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文体协会主席 柴笑立琪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19日下午,我们一行人登上了宝塔山——一个承载延安精神内核的不朽地标,一个追寻红色记忆的精神殿堂。这座宝塔融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为一脉,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矗立于战火中不倒,它宛如一本历史教科书,每一页都记载着革命的光辉历史。站在宝塔之下,我能感受到这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中国革命的象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国际交流协会主席 赵海屹

通过参观西北局纪念馆让我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西北地区的革命史和西北地区党的工作的建设和开展。西北局纪念馆生动地展示了延安精神和革命斗争的艰辛,使得历史课本中先烈们的形象与精神都鲜活了起来,正如毛主席给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谢子长题写的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他们虽逝而不朽,逾远而弥存,如日月般朗照乾坤,指引着我们青年一辈砥砺前行。


团学工作中心副主任 娄中友

站在杨家岭的窑洞前,凝视油灯与书桌,我仿佛看见毛泽东伏案疾书的身影。《新民主主义论》的精神穿越时空,中共七大确立的“毛泽东思想”在礼堂回响,让我深刻领悟到理论探索的磅礴力量。


在枣园中,张思德追悼会的讲话台让我心潮澎湃,“为人民服务”的誓言震耳发聩。触摸纺车与幸福渠,军民共垦南泥湾的热血场景在眼前重现,让我触摸到“艰苦奋斗”的滚烫温度。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先辈为镜,在理论学习中淬炼信仰,在实践中传承红色火种,让延安精神在复兴路上永远激荡。


科技创新协会主席 李锦坤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铸魂》单元“实事求是”的口号直击心灵,这四字正是延安精神的生动注脚。深入学习《论持久战》等著作的创作背景与核心精神,更见先辈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这些经典不仅为抗战指明方向,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屈的斗争精神,诠释着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正如所言,延安精神如同一本常读常新的巨著,始终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


此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现场教学等环节,不仅让学员们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史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更被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念、艰苦朴素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从杨家岭到枣园,从宝塔山到革命纪念馆,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了生动的历史课堂,让青年骨干们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不易与艰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


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更多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20609


(供稿:郑国坤;供图:杨嘉睿;审核:张艳萍;网络编辑:马玥琦)